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e of Mechanics, CAS
爆炸处理水下软基 | |
王柏懿![]() | |
2013-06-19 | |
Other Abstract |
图1是力学所采用“爆炸处理水下软基”专利技术实施海堤工程的一张实景照片。爆炸处理水下软基是力学所牵头发展起来的一项港湾建筑新技术。在我国的近海地区,海底土质通常为淤泥、沙滩或泥沙混合体,这就是我们这里所谓的“水下软基”。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我们都有“地基不牢,房屋会倒”的知识。从力学角度来说,就是因为“软基”的承载能力差,必须加以处理,才能在港区建设构筑物,否则会导致失稳及滑动破坏。也许有人会说:那就在陆地上建构好啦。但是,有些水工构筑物只能建在海底有淤泥软基的区域,例如跨海大堤、防波堤、护岸驳岸、围堰、滑道等等。传统上,人们采用常规的“置换法”,即利用挖泥船将基槽中的淤泥挖出去,然后抛填石块,一般而言,由于基槽开挖后会有大量的回淤,往往还需要进行二次清除。这样的施工方法,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总之,由于海淤易于流动而且体量巨大,海上施工条件又相当恶劣,因此处理海底软基成为困扰水工界的一个难题。爆炸法则是使用炸药提供能量来处理这类海淤软基,可以在瞬间实现海底的泥石置换,从而成功地解破了这个水工难题,并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力学所张建华等人发明的专利技术在海港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爆炸筑堤方法迅速推广近海离岸工程的诸多项目中。 |
URL | 查看原文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科普文章 |
Identifier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47421 |
Collection | 力学园地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王柏懿. 爆炸处理水下软基. 2013.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