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CH-IR  > 力学所知识产出(1956-2008)
再入尾迹电磁特性的湍流效应研究
于明
导师俞鸿儒 ; 牛家玉 ; 竺乃宜
200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授予地点北京
学位类别博士
学位专业流体力学
关键词再入尾迹 湍流 电磁散射 亚密等离子体 湍流模式理论 Reentry Wake Turbulence Flow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Underdense Plasma Turbulence Modelling Theory
英文摘要本文旨意在于通过探讨高超声速再入尾迹中的湍流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建立能反映此机理的应用性理论模型,从而提供一套可进行目标特性分析的方法,以便为工程部门的突防技术服务。本题目在再入气动物理现象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指出,地面雷达观测到的非相干散射信号主要来源于再入尾迹的亚密湍流区产生的体积散射。因此,电磁散射特性分析主要针对尾迹亚密湍流等离子体。并且,这里所有的分析都是根据在工程应用中最成熟的一阶畸变波Born近似理论模型。再入尾迹电磁特性的湍流效应研究,着眼点就在于湍流等离子体场的研究。对湍流等离子体场理论模型,本文试图通过模式理论来表达,即求解平均化的全Navier-Stokes方程及其封闭方程k-ε-g模型,从而准确获得流动平均场和脉动场信息。这种表达方式较以前有了较大改进。注意到高超声速流动具有强烈可压缩性的特点,故使用的N-S平均方程由质量加权平均过程产生,湍流模型方程也经过可压缩性修正。方程的离散求解方法,都是运用带矢通量分裂的二阶TVD格式的有限体积法。再入尾迹湍流场的初始条件由近尾迹(底部)流动经N-S方程求解给定,初始值更加准确可靠。尾迹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采用相对成熟的半经验公式确定。飞行器的高超声速再入过程必然导致它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使得流动表现出真实气体效应。对重点考察的湍流流动而言,真实气体效应主要表现为气体处于热化学平衡状态。就工程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把一阶畸变波Born近似的解算方法做些改进,使其能够处理的范围从轴对称尾迹扩展到三维湍流等离子体场是必要的。这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能够准确模拟湍流流动的刻划雷达散射截面的基础上,考察亚密湍流等离子体对电磁散射的影响。通过选择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因素进行讨论,初步结果表明:湍流转捩方式、湍流尺度对尾迹雷达散射截面值计算影响不大,而电子组份脉动能初始值影响较明显,且在特定条件下湍流模型的影响亦不大。但由于湍流模型涉及脉动初始值,其影响需进一步确定。同时,一些今后开展继续此项研究工作的有益建议也提了出来。
索取号29935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24198
专题力学所知识产出(1956-200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于明. 再入尾迹电磁特性的湍流效应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再入尾迹电磁特性的湍流效应研究.pdf(9042KB) 开放获取--请求全文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Lanfanshu学术
Lanfanshu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于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于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于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