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ECH-IR  > 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
深水陆棚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微相-微地貌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郭伟; 李熙喆; 张晓伟; 兰朝利; 梁萍萍; 沈伟军; 郑马嘉
发表期刊石油学报
2022-08-15
卷号43期号:08页码:1089-1106
摘要根据钻井、测井、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和岩心实验分析资料,结合现代海洋的沉积特征,研究了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中的矿物含量分布、岩相特征和沉积类型,划分了深水陆棚的沉积微相和微地貌,分析了深水陆棚沉积微相-微地貌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陆源碎屑来自北侧川中水下高地,其岩相主要包括硅质页岩、含黏土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3种类型。(2)目的层的沉积类型以半远洋沉积和浊流沉积为主。(3)深水陆棚沉积微相可细分为钙质陆棚、钙-硅质陆棚、钙-硅-泥混合陆棚、硅-泥质陆棚、硅质陆棚和富泥扇6种类型,在研究区以发育硅质陆棚、硅-泥质陆棚和钙-硅-泥混合陆棚为主;沉积微地貌可细分为陆棚高地、陆棚斜坡、陆棚沟、陆棚丘和陆棚平原5种类型,在研究区以发育陆棚平原和陆棚斜坡为主。(4)深水陆棚沉积微相通过控制储集能力而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质量,钙-硅-泥混合陆棚和硅质陆棚具有最好的储层品质;沉积微地貌通过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的厚度从而影响页岩储层质量,其中以陆棚平原中储层厚度最大。(5)在深水陆棚环境,随着沉积水体加深,沉积微地貌的演化由陆棚高地经陆棚斜坡(陆棚沟、陆棚丘)过渡到陆棚平原(陆棚丘),沉积微相的演化由钙-硅质陆棚经钙-硅-泥混合陆棚过渡到硅-泥质陆棚(富泥扇),并最终演化为硅质陆棚。深水陆棚沉积微相模式可为深层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科学支撑。(6)深水陆棚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在陆棚边缘,其沉积水深可超过200 m。
关键词富有机质页岩 深水陆棚 沉积微相 沉积微地貌 五峰组 龙马溪组
收录类别EI ; CSCD
语种中文
项目资助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5-00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972132)资助
CSCD记录号CSCD:7285231
力学所作者排名3+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3[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0445
专题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4.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5.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伟,李熙喆,张晓伟,等. 深水陆棚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微相-微地貌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 石油学报,2022,43,08,:1089-1106.
APA 郭伟.,李熙喆.,张晓伟.,兰朝利.,梁萍萍.,...&郑马嘉.(2022).深水陆棚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微相-微地貌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石油学报,43(08),1089-1106.
MLA 郭伟,et al."深水陆棚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微相-微地貌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石油学报 43.08(2022):1089-11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Jp2022F126.pdf(3129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Lanfanshu学术
Lanfanshu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伟]的文章
[李熙喆]的文章
[张晓伟]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伟]的文章
[李熙喆]的文章
[张晓伟]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郭伟]的文章
[李熙喆]的文章
[张晓伟]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Jp2022F126.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